民生安排充满更多“获得感”
民生安排充满更多“获得感”
发布时间:2016-01-15
小 丁
政府工作报告中,处处可见种种细微的民生安排,昆明百姓对增添福祉又有了更多期盼:新增城镇就业10万人以上;确保各类社会保险参保率95%以上;新开工城镇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1万套;新建、改造菜市场20个;实施16条断头路、19条道路、12个节点综合整治;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建成一所公办幼儿园、促进高中教育普及发展;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和城市公立医院改革;争创国家医养结合试点示范城市;启动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健全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成200个省市级美丽宜居乡村……
“如果将小康比作一幅壮美画卷,民生就是最厚重的底色。”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政府不但要着力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还要努力实现民生安排“开门红”。政府工作报告从就业社保、教育均衡发展、卫生计生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和谐社会环境营造、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做出周到详细的任务安排,实实在在的举措都是具有极高含金量的“干货”,都是让百姓充满更多“获得感”的大动作。
老百姓关注国家大事,但居家过日子,更关注柴米油盐这些紧扣民生的小事。百姓要过上好日子,首先要解决好衣食住行问题,尤其要解决好就医、就学、就业、住房、社保、社会治安、食品安全、交通拥堵等热点难点问题,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市民群众的“获得感”来自于对自身和周边生活环境的点滴变化,老百姓多了幸福感、安全感、稳定感,社会才会和谐健康发展,群众才会积极支持拥护和配合政府的工作,也才能行稳致远。“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民生问题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百姓的锅碗瓢盆。民生问题本质上说就是对人的关怀。关注民生、解决好民生问题,就是心中有百姓,替百姓说话,就是为百姓谋福祉。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是我们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政府出台的每一项政策举措和制度安排,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从细微处着眼,实抓实干。老百姓对好美好生活的期盼,就是政府努力的方向,也是检验政府工作的标准。
上一篇 下一篇
- 江苏太仓:外资企业加速增资扩产
- 751家企业携3.5万个优质岗位来沪
- 325家世界500强企业携手湖北共享机遇
- 乌兹别克斯坦企业项目对接会成功举办
- 北京市政协委员黄轶:需关注科创企业困
- 广州增城廖松杰向省政府举报
- 需求大增!企业开3倍工资留人
- 明年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为民营企
- 10家中小企业借“数”转型,“长沙范式
- 佐力药业诚邀您参加第18届中国成长型医
- 韩国主要服装企业第三季度业绩低迷
- 智邦国际一体化ERP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实
- 南阳方城王文辉哭诉冤屈律师拍案还原真
- 2024山东百强企业出炉,总营收突破8万亿
- 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出炉,潍坊16家
- 爱玛科技斩获“IDC未来企业大奖”
- 专家建议建立统一的ESG标准 提升企业“出
- 国际议员友好交流论坛在沪举行
- 总投资约3.5亿元!又一企业总部完成结构
- 73家煤炭企业发布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