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套保障房闲置不是局长一人责任
声称自己“不是局长”的局长,这回真的不是局长了。那些牵涉其中但尚未站到台前的官员,是不是也该出来亮亮相了?

因3万多套保障房被曝未如期竣工,贵阳市住建局局长刘朱23日被免去职务。当地官方通报,将对相关问题启动问责程序。不过,舆论热议的仍是该局长此前接受央视采访谎称自己“不是局长”的话题。
稍早前,这位局长因言论不当,已被贵阳市政府严厉批评。这次被免职,可看作进一步处分。堂堂一省会城市手握要害部门的局长,在媒体面前公然撒谎,若非无所顾忌,便是心中有鬼。3万多套保障房、85.43亿元投入都不是小数目,未如期竣工也不是小问题,造成大量保障房空置的原因,竟是房子建好了路还没修,水电也未入户,更反映其工作不力。即便不是对媒体隐瞒身份,该局长也须对相关问题承担责任。免去他的职务,一点也不冤。
心中有鬼,或因心虚。相信这位局长对保障房未如期竣工的情况早已掌握,为何与记者“狭路相逢”后试图掩面而逃?这或者是因为没法交待,或者是不敢多说。职责所系,这是逃不过的,但涉及更多部门的问题,他可能也不能对媒体讲真话。想想也知道,保障房建设大多是地方重点民生工程,住建局局长固然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担子不可能全在他身上。同理,许多保障房建好那么长时间,路不通、水电不通,也不可能只是他一个人的责任。
既然是这样,就应当对这起事件“打破砂锅问到底”。问题的原因在哪里,有哪些部门牵涉其中,又该是谁的责任,不妨全面调查,逐一问责。目前,贵州省已组成联合调查组,当地也已启动问责程序,只要抱着问责到底的态度,不难查个水落石出,给公众一个交待。
就此而言,公众不应把目光仅盯住住建局局长一人,也不能被他那番“雷人”的话转移视线。官员公然隐瞒个人真实身份,固然荒唐可笑,可说到底,一切皆因保障房被审计出问题而起。如今,只有让事情回到原点,揭开其中内幕,才能查清问题根源所在,也才能查清让这位局长惊慌失措、口不择言的原因。
声称自己“不是局长”的局长,这回真的不是局长了。那些牵涉其中但尚未站到台前的官员,是不是也该出来亮亮相了?
- 江苏太仓:外资企业加速增资扩产
- 751家企业携3.5万个优质岗位来沪
- 325家世界500强企业携手湖北共享机遇
- 乌兹别克斯坦企业项目对接会成功举办
- 北京市政协委员黄轶:需关注科创企业困
- 广州增城廖松杰向省政府举报
- 需求大增!企业开3倍工资留人
- 明年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为民营企
- 10家中小企业借“数”转型,“长沙范式
- 佐力药业诚邀您参加第18届中国成长型医
- 韩国主要服装企业第三季度业绩低迷
- 智邦国际一体化ERP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实
- 南阳方城王文辉哭诉冤屈律师拍案还原真
- 2024山东百强企业出炉,总营收突破8万亿
- 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出炉,潍坊16家
- 爱玛科技斩获“IDC未来企业大奖”
- 专家建议建立统一的ESG标准 提升企业“出
- 国际议员友好交流论坛在沪举行
- 总投资约3.5亿元!又一企业总部完成结构
- 73家煤炭企业发布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