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天津三周年:民生篇

来源:网络 时间:2016-05-17
导读:点击上方“北方网”订阅我们...

  点击上方“北方网”订阅我们!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习近平总书记三年前在天津考察时的重要指示,为做好民生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衣食住行,看病上学,民生之事无小事!

  这几年,天津的变化让老百姓都感受到了切实的好处,老小区变“年轻”,社会保障越来越完善,小年轻们可以学习一技之长发展创业,老人们看病越来越容易……这些都跟天津坚持实施20项民心工程密不可分。

  这几年来,到底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让他们来跟您说道说道~

  住宿

  让老小区变“年轻”,改善群众住房条件

  张阿姨:我们家老小区原来道路坑洼不平和环境脏乱差,现在好啦!楼门粉刷一新,防盗门也都装上了,看着别提多干净整洁了!

  旧楼区综合提升改造是天津20项民心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天津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完成中心城区旧楼区综合提升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使340万群众受益。

  同时,建成保障性住房22.5万套,新增租房补贴3.17万户。

  城市公用设施也要好

  继续实施水气管网改造,改造自来水户内旧管道6万户,改造燃气户外旧管网100公里、户内3万户,完成15万户燃气民用灶具连接管安全改造。实施郑庄子等雨水排水泵站建设,提升区域排水能力。

  就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小刘:2015年4月,我在天津职业大学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养老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培训还获得了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今后就业的路会越走越宽。

  能让小刘有这份自信,源于市委、市政府一项给力、解渴的政策。

  2015年,天津启动实施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政府拿出34亿元专项资金,计划用三年时间,使120万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掌握一门专业技能。

  目前,已开发1000多个“职业培训包”教材,覆盖242个职业岗位,78.2万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把增强学生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作为重中之重,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出台18项政策措施,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90%以上,每年新增就业48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最低工资标准由1500元提高到1850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到1.85:1。

  看病

  看病越来越容易

  张奶奶:现在,在社区医院就能挂号、开单,然后直接到医院的固定窗口交费、抽血,连检验报告都能在社区医院打印,方便!

  2015年,天津组建10个“医联体”。在医联体里,居民能享受到智慧导诊、预约挂号、专家坐诊、方便用药、一站检验、远程影像、双向转诊、增值诊疗等八个方面的便民惠民服务。

  三年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改革医保付费方式,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完成天津医院、第二儿童医院等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为60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形成基本医疗服务“15分钟步行圈”。

  这几年来,天津还有哪些喜人变化?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