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最大的民生 20160427期第A5版:本溪日报A5
3上一篇 下一篇4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 ——溪湖区通过“四个强化”实现义务教育“四个均衡”
□ 本报记者 韩福魁
强化思想认识
2011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基础教育强县(区)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工作意见的通知》,为溪湖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发展目标。近年来,溪湖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这一着力点,肩负起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体责任。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推进措施,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适龄儿童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义教均衡不仅是义务教育发展方向性的问题,也是经济社会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更是溪湖区委、区政府形成的教育发展共识。
强化组织领导
该区成立了推进义教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区教育局、财政局、人社局、民政局、审计局、残联等各责任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统筹协调义教均衡的推进工作,监督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领导小组按照“统筹规划、区域均衡”、“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的工作策略,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程。
强化主体责任
作为责任主体,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参照考核细则,分析差距、查找不足,解决实际问题。先后出台了《溪湖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目标和措施》、《溪湖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关爱“三类儿童”等文件,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完成时限,并签订了责任书,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范畴。
强化任务落实
为全面完成义教均衡发展目标,该区采取四项措施,一是成立由区委常委任组长,区委、区政府相关部门为组员的包校工作组,深入学校,明确任务、责任到人,限时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召开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号召他们发挥作用,积极为溪湖区教育发展贡献力量;三是发扬尊师重教优良传统,积极号召驻区企事业单位力所能及地为学校建设捐款捐物,帮助学校解决均衡发展中的实际困难。截止到目前,共收到捐赠资金和物资合计286.2万元,为实现全区均衡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签订目标考核责任状,与相关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绩效考评和年度考核结果挂钩,对工作不力者,实行通报批评和诫勉谈话,严重者予以调离或降职处分。
三年来,在市、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下,溪湖区16所中小学目前均已基本达到了校际间均衡发展目标——
硬件配置基本均衡
按照“由外到内,先基础后设备”的原则,坚持“资金投入到位、政策保障到位、监督检查到位”的“三到位原则”,该区全面改善了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2013年以来,总计投入资金7003.13万元。其中校舍建设与维修专项投入1190.08万元,塑胶操场面积达到52359平方米。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更新、信息技术资源平台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及学校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等都得到了极大提高。
两支队伍建设基本均衡
在干部队伍建设上,一是坚持常规培训,对全区小学校长进行了必修课8个专题、选修课14个专题共计432学时的培训学习;二是坚持专家引领,邀请了省市20余名资深专家为校长进行了培训;三是坚持持证上岗和定期交流制度,三年内校长交流率61.8%。符合条件的校长全部交流完毕,基本实现了教育管理人才的合理均衡配置。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一是以“更新理念、提升水平、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为重点,将机构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在全区范围内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了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二是开展了“爱岗敬业、优质施教”、“爱生奉献、幸福从教”等师德主题系列活动。通过教师论坛、报告会、研讨会等形式,培养典型,宣传先进,弘扬高尚师德师风;三是组建了名师工作室,开展了名师“专业成长经历”学习研讨,骨干教师观摩课、白板评优课、教育技术能力评优课等活动。2013年至今,教师队伍涌现出市道德模范3人,获得“本溪好人”荣誉称号的12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及市师德标兵23人。
教育质量基本均衡
2009年,溪湖区被批准为辽宁省家长学校教育实践基地。2010年成功申报成为国家级家长学校实验区。同时该区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师生成长,提高教育质量。2013年承办全市同课异构现场会、2014年作文教学交流展示会、2015年 “好课在身边”等活动,有效提高了教师素质和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三年来,全区各校共申报科研课题145项,获得国家级课例18节,获得省级课例43节,市级课例180节。
多年来,溪湖区属各校始终秉承“以生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逐渐积淀出了根韵文化、习惯养成教育、国学经典传承、民族教育、“五自”教育等特点突出的德育形式,充分彰显了德育品牌特色。与此同时,教育行政部门狠抓违规办学行为,将“阳光分班”、“合理排座”、“择班”、“违规补课”工作落到实处。三年来,区域内学校教职工未发生任何违法违纪行为。
教育信息化建设基本均衡
他们采取“政府推动、加大投入、重点支持、分步实施”的原则,推动学校电教设施、教学资源应用能力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的全面提升。目前,在溪湖区二中、十中、二十二中、二十四中、河畔小学、实验小学新建了7 个多媒体录播教室,全区“三通两平台”建设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了溪湖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水平。
有付出总有回报,近年来,溪湖区先后获得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奖;辽宁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奖;辽宁省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示范县区;河畔小学、二十四中荣获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优秀学校;溪湖区实验小学、河畔小学、二十四中被授予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称号。在第28届“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溪湖区共有153名学生荣获省、市级荣誉。
3上一篇 下一篇4
- 江苏太仓:外资企业加速增资扩产
- 751家企业携3.5万个优质岗位来沪
- 325家世界500强企业携手湖北共享机遇
- 乌兹别克斯坦企业项目对接会成功举办
- 北京市政协委员黄轶:需关注科创企业困
- 广州增城廖松杰向省政府举报
- 需求大增!企业开3倍工资留人
- 明年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为民营企
- 10家中小企业借“数”转型,“长沙范式
- 佐力药业诚邀您参加第18届中国成长型医
- 韩国主要服装企业第三季度业绩低迷
- 智邦国际一体化ERP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实
- 南阳方城王文辉哭诉冤屈律师拍案还原真
- 2024山东百强企业出炉,总营收突破8万亿
- 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出炉,潍坊16家
- 爱玛科技斩获“IDC未来企业大奖”
- 专家建议建立统一的ESG标准 提升企业“出
- 国际议员友好交流论坛在沪举行
- 总投资约3.5亿元!又一企业总部完成结构
- 73家煤炭企业发布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