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水利设施扮靓绿城惠百姓-郑州日报数字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生态水系芳容初现 供水服务实现跨越
民生水利设施扮靓绿城惠百姓
丹江水成主要供水水源五年内实现“四个水利”
丹江水已成为郑州城市主要供水水源,受益人口达650万人
郑州全媒体记者 武建玲 文/图
近日,市水务局局长史传春接受郑州全媒体记者采访,回顾“十二五”我市水务工作亮点,勾画今后五年发展蓝图。
河道“面净岸洁景秀”
郑州都市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水系是核心。
“十二五”期间,我市着力提升生态水系建设水平,取得明显成效。2013年,郑州成功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2014年,《郑州都市区生态水系全面提升工程规划》获得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环城生态水系循环工程、石佛沉砂池至郑州西区生态供水工程……一项项着眼于提升郑州生态水系水平的水利工程开工建设。目前,索须河天河路节点景观提升示范段已完工,十八里河等河道上15座拦蓄水闸、坝先后完工投用,形成一道道靓丽的水面景观。
郑东新区龙湖、龙子湖、象湖先后成湖蓄水,航空港区实施了兰河、梅河生态整治,经开区规划建设“蝶湖、荷湖”,高新区治理须水河并实现天健湖蓄水,上街区大力推进“一河一库五湖四站”工程,荥阳市围绕“四库一河”开展滨河景观提升,中牟县连通了雁鸣湖、鹭鸣湖、国家农业公园等生态水系。都市区全域生态水系亮点纷呈、芳容初现。
过去的五年,我市还大力开展“水清河美”行动,根治河道排污口137处。累计调水6.2亿立方米,实现生态水系一年四季水长流。全市水域面积增加到67.32平方公里,人均水域面积达10.2平方米。如今,郑州城区河道已呈现出“面净岸洁景秀”的良好生态效果。
丹江水成主要供水水源
“十二五”期间我市着力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主城区则实现了丹江水全覆盖,供水服务能力实现新跨越。
按照“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要求,我市累计投资8.6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46.5万人。截至“十二五”末,我市共解决346.2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村饮水安全村村通自来水的目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郑州段129公里提前40天全线贯通,配套工程与干线工程实现同步通水,郑州人喝上了甘甜的丹江水。目前,丹江水已成为郑州城市主要供水水源,受益人口达650万人。
全市防汛保安能力不断增强。全市共完成投资12.7亿元,实施了124座水库除险加固和22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防洪减灾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农田水利建设方面,我市着力打造“智能、节水、规模、增效”的现代化农田示范区,开创了全国农田水利现代化示范乡镇建设的先河。
五年内实现“四个水利”
“十二五”期间,我市坚持兴水惠民理念,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基本建成了防洪、排涝、灌溉、供水、生态等功能为一体的水利保障和服务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安居乐业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
史传春表示,今后五年,我市水务部门将以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和民生水利建设为重点,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抓手,以深化水利改革和依法治水管水为保障,以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为目标,统筹谋划,合理布局,着力打造生态水利、构建法治水利、推行精准水利、发展民生水利,力争通过五年时间,努力构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3上一篇 下一篇4
- 江苏太仓:外资企业加速增资扩产
- 751家企业携3.5万个优质岗位来沪
- 325家世界500强企业携手湖北共享机遇
- 乌兹别克斯坦企业项目对接会成功举办
- 北京市政协委员黄轶:需关注科创企业困
- 广州增城廖松杰向省政府举报
- 需求大增!企业开3倍工资留人
- 明年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为民营企
- 10家中小企业借“数”转型,“长沙范式
- 佐力药业诚邀您参加第18届中国成长型医
- 韩国主要服装企业第三季度业绩低迷
- 智邦国际一体化ERP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实
- 南阳方城王文辉哭诉冤屈律师拍案还原真
- 2024山东百强企业出炉,总营收突破8万亿
- 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出炉,潍坊16家
- 爱玛科技斩获“IDC未来企业大奖”
- 专家建议建立统一的ESG标准 提升企业“出
- 国际议员友好交流论坛在沪举行
- 总投资约3.5亿元!又一企业总部完成结构
- 73家煤炭企业发布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