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备森严的水价听证会”意欲何为?
水价虽然不高,但是却牵动全体人民神经。作为当地媒体当然有权采访,为何被拒之门外?如果说戒备森严不是为了“防记者”那又是为了防谁?

8月8日上午10时许,距离郑州市水价调整听证会召开一个小时,微博网友@河南电台文辉公开吐槽,称很多媒体被堵门口,这是和老百姓商量的节奏吗?很快,更多现场照片也被曝光。照片中,会场门口有数名身着“特勤”字样制服的人员分两排站立,会场楼道内,还有多名身着制服的民警。(8月8日新华网)
记者被堵在门外,特勤人员分布两边。这样的场景确实壮观。为何如此戒备森严,主办方说话了:不是为了“防记者”。这样的话语或许可以让记者们略感欣慰。问题是,不是“防记者”,那是为了防谁?
这次听证会上,包括消费者8人,人大代表1人,政协委员1人,专家学者2人,经营者1人,其他利益相关方1人,政府有关部门4人和社会组织1人,共计19名代表参与讨论。问题出在了这19个人齐刷刷的“同意”上。也就是说,戒备森严的水价听证会终于达到了涨价目的。暂且不说这19个人能不能代表民意,单就人员布局来看,除了8名消费者之外,那11个人是很难代表民意的。就是这8名消费者的身份也值得怀疑。
据郑州市有关部门说,郑州的水价已经10年没有上涨了,是全国价格最低的地方。如果这种说法属实,涨点价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能理解的是,为何非要搞得像敌我矛盾?为何非要戒备森严?所谓的听证会,就是要听取大家的意见,要让大家听听涨价的理由。我相信大多数百姓还是通情达理的,只要涨价的理由充分,涨价的比例合适,他们也是能够坦然接受的。听证会更应该是一个和百姓商量事情的地方。
水价虽然不高,但是却牵动全体人民神经。作为当地媒体当然有权采访,为何被拒之门外?如果说戒备森严不是为了“防记者”那又是为了防谁?听证会已经沦落成了涨价会,沦落成了个别人参与的“盛会”。其实,在这个网络时代,听证会已经失去了意义,真正的民意就在网络之上,不妨来个网络意见征集,有了全民参与听证的网络便利条件,咱就别再让少数人代表全体人了。
- 江苏太仓:外资企业加速增资扩产
- 751家企业携3.5万个优质岗位来沪
- 325家世界500强企业携手湖北共享机遇
- 乌兹别克斯坦企业项目对接会成功举办
- 北京市政协委员黄轶:需关注科创企业困
- 广州增城廖松杰向省政府举报
- 需求大增!企业开3倍工资留人
- 明年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为民营企
- 10家中小企业借“数”转型,“长沙范式
- 佐力药业诚邀您参加第18届中国成长型医
- 韩国主要服装企业第三季度业绩低迷
- 智邦国际一体化ERP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实
- 南阳方城王文辉哭诉冤屈律师拍案还原真
- 2024山东百强企业出炉,总营收突破8万亿
- 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出炉,潍坊16家
- 爱玛科技斩获“IDC未来企业大奖”
- 专家建议建立统一的ESG标准 提升企业“出
- 国际议员友好交流论坛在沪举行
- 总投资约3.5亿元!又一企业总部完成结构
- 73家煤炭企业发布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