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日报数字报纸
来源:网络 时间:2016-05-31
导读:沈阳网警提醒网友: 要钱要信息此类红包多是诈骗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李欣)免费红包陷阱、中奖欺诈、免费领养宠物诈骗……面对形形色色的互联网“陷阱”,市民应该如...
沈阳网警提醒网友:
要钱要信息 此类红包多是诈骗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李欣)免费红包陷阱、中奖欺诈、免费领养宠物诈骗……面对形形色色的互联网“陷阱”,市民应该如何防范?3月15日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案件大队负责人张宏大做客沈阳网“微访谈”,为网友点评网络诈骗的类型与消费热点陷阱。
如今微信上抢红包非常火,怎么规避陷阱呢?
张宏大表示,随着微信、微博、支付宝收发红包活动逐渐火热,红包诈骗也应运而生。不法分子利用微信群、朋友圈等大量发放假红包,其目的是就是通过红包将木马软件发送出去,盗刷受害者的资金,获取受害者的个人信息。请市民注意,不明身份者发送的红包不要贸然领取;一旦看到需要输入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账户等个人信息才能领取的红包,一定要提高警惕,很有可能是假红包。
最近微信朋友圈里面的各类代购信息越来越多,各种集赞送礼品的活动也是层出不穷。这其中会不会有骗局?
张宏大提醒说,诈骗集赞领奖品活动,会让参与者填写姓名、手机号码等,套取个人信息,还会以手续费、运费等各种费用为由骗取汇款。正规的微信平台活动都是和实体经营挂钩的,参加之前要向实体商家咨询,要求汇款作为先决条件的多为诈骗手段。
张宏大表示,还有在电商平台刷信誉等网上兼职招聘信息,有的会骗取求职者的详细个人信息,有的在开始的几笔交易中会按照约定返款,待获得信任之后,会让刷单者购买一笔数额较大的订单而后消失,骗取货款。还有的在朋友圈发布免费领养宠物的信息,通常会留有一部手机号码,吸引拨打。这类诈骗往往是用境外的电话伪装成的国内号码,一旦拨打,即使挂断得再快也会产生高额的国际长途费。
最新资讯
- 将推出企业白名单!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 江苏太仓:外资企业加速增资扩产
- 坚定信心、政企同心、共克时艰!区领导
- 751家企业携3.5万个优质岗位来沪
- 民营企业向“新”而行、向“高”攀登
- 深圳、广州双双跻身独角兽企业数量全国
- 制造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保持乐观
- 政策红利加速释放 企业乘风海南自贸港
- 325家世界500强企业携手湖北共享机遇
- 2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创近四年新高
- 不准加班!多家知名企业开启“反内卷”
- 乌兹别克斯坦企业项目对接会成功举办
- 北京市政协委员黄轶:需关注科创企业困
- 广州增城廖松杰向省政府举报
- 需求大增!企业开3倍工资留人
- 浦东这些企业被认定为新一批贸易型总部
- 北京市纳入“无事不扰”清单企业达10.
- 震雄集团荣登《研发与标准化同步企业》
- 明年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为民营企
-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绿色经济与社会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