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援助卢旺达农业示范中心帮助当地发展菌草产业
新华社基加利3月22日电 通讯:援助理念升级 技术助力发展——中国援助卢旺达农业示范中心帮助当地发展菌草产业
新华社记者杨孟曦
今年3月,在位于卢旺达南方省的中国援助卢旺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第38期菌草培训班圆满结业,这一期的学员共36人。至此,农业示范中心菌草培训人数已超过1300人,这还不包括该中心专家外出培训的人数。
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从2012年正式开展菌草技术培训班以来,这项技术已经获得当地人的认可。在卢旺达当地有利的气候条件下,菌草的种植和开发利用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延伸效应。“我们所做的已经超越传统的援助理念,从纯粹的技术援助扩大为帮助卢旺达发展一项新兴的菌草产业,并以此为核心发展卢旺达的现代农业,”福建农林大学被誉为“菌草之父”的林占熺教授对记者这样说。
乌韦玛纳是本期培训学员中的一员。她有5个孩子,来参加培训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希望学会这个技术,回去自己栽种蘑菇,既便宜又健康。她说,之前她已来示范中心参观过几次,所以这次来学习决心很大,“中国专家教得很好,我非常高兴能够得到这样的培训机会”。
相比新学员来说,目前在农业示范中心担任翻译的达玛斯可以说是这一援助项目的最早受益者。达玛斯今年34岁,2011年毕业后即到农业示范中心担任翻译。在中心工作期间,他很快学会了生产菌袋的技术。2014年,达玛斯租下一栋房子作为生产车间,最多时要雇用20人,然后以每袋400卢郎(约合3.5元人民币)的价格销售,每月大约可售出2500袋。靠这个生产车间的收入积蓄,达玛斯如今已买下一块地用于修建新房。
达玛斯说,中国专家尽全力帮助当地民众,让他们用学到的技术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这是以前不敢想象的。
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技术员胡应平告诉记者,培训的主要内容是菌的栽种以及种植菌草防止水土流失。通过培训,学员们懂得了菌草技术不仅能够满足吃到健康蘑菇的需求,还能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据胡应平介绍,以前种植蘑菇是用的木屑,木头消耗非常大,当地环境遭到的破坏非常可怕。林占熺教授经过多年艰苦探索,发明了菌草技术,成功解决了菌业生产中存在的“菌林矛盾”这一难题。种植的菌草可以用作栽种蘑菇的培养基;同时高大的菌草本身就有护坡固土的作用,防止水土流失;菌草还可以喂养牛羊。发展菌草产业给卢旺达带来了全面福利、效果显著。
用先进技术带来农业新希望,用菌草技术架起友谊桥梁。中国农业专家对卢旺达这个东非小国付出的不仅仅是援助,更是一腔扶持当地农业、带领当地农户切实改善生活的热血与感情。
- 山东中小企业多项指标全国居前,“小身
- 助力企业加快拓展海外市场
- 政策护航 河北民营企业激发新“冀”遇
- “全力为外贸企业出海保驾护航”
- 百亿级企业为何把街镇当福地
- 全市首场春季综合性大型招聘会今日举办
- 经营主体活力持续增强 湖南“四上”企业
- 看世界最大石陨石,吉林市打造博物馆之
- 聚力创新深化改革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 广东人峰实业有限公司赴美国纳斯达克上
- 迈上新台阶!2024中国企业500强营收达11
- 以人才高质量发展推动企业创新转型
- 广东省茂名化州市典型特大土地腐败窝案
- “点对点”解决需求 沈阳铁西区全程包保
- “周三会”助力武汉科技型中小微民营企
- “新质生产力”带动工业企业利润增速“
- 夏津税务:“税路通·税之家”品牌赋能
- 范光明控告鞍山市中院保护罪犯范丽梅导
- 打破西方封锁!这家中国企业,牛!
- 工信部组织开展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