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严寒中坚守的“60后”铁路运水工
近期,内蒙古通辽市寒风凛冽,滴水成冰,最低气温已经降至零下30℃。
春运前夕,由于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通辽客技库暖库内停留车体“满员”,4358次等部分旅客列车车体保洁工作不得不安排在库外进行。为避免铁路线因为结冰而造成安全隐患,列车保洁作业用水和保洁后产生的污水不能直接排放到铁路线上。为此,锦州客运段通辽保洁车间成立3名职工组成的运水团队,担当列车保洁用水和污水外运任务。
运水队员们平均年龄52岁,这支“60后”团队每天在寒风中与凉水相伴。一桶水约50斤,按照一趟列车15节车厢计算,一次保洁就需要运送几十桶水。队员们在寒风中一干就是两个多小时,双手冻得僵硬、脸颊冻得通红。他们平均一天要走2万余步,搬运3700余斤列车“洗澡水”……为了防止保洁用水洒落在铁道线上,运水工们每天从车下接污水、送污水时,都是无缝对接、小心翼翼。
9时,51岁的赵振东就在岗位上忙碌起来,他把水桶放到每节车厢指定的水管下接水,放好水桶后便来回巡视,一旦水快满了就要一直盯着,随时准备换上空桶。
9时30分,污水开始大量集中排放。赵振东经常是手脚并用,忙的不可开交。一大桶污水约50斤重,赵振东要在其他工友协助下才能将水抬到三轮车上,码齐放稳。
由于三轮车承载水桶的数量有限,一般装满四到五桶水后,就要立刻搬运到一公里外的指定位置倾倒。由于天气寒冷,三轮车电瓶经常被冻得亏电,赵振东就推着电动车一趟又一趟缓慢前行。虽然室外严寒,但30多桶污水搬运完毕后,赵振东的脸上流淌着汗水,身上也出了一身热汗。有时,污水会溅到赵振东的脸上、眼睛里,由于污水里有洁厕灵、漂白粉等,他的眼睛经常被灼得红红的,但他却一刻也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
11时左右,赵振东顺利完成了一趟列车的运水工作,才有时间回到休息室喝口热水,简单吃口饭,就又朝着另一趟列车走去。“基本上一天完成两趟车保洁任务,但要是遇到车体临时换挂,三更半夜也要来加班,我们都是24小时随时待命!”谈到每日的工作时赵振东说到。
由于气温低,嘴中哈出的热气,瞬间让眼睫毛、眉毛挂上了小冰碴。一个作业下来,赵振东和工友们被水溅湿的衣服便结了一层冰,仿佛“冰甲”一般,他们戏称自己变成了“白眉大侠”“冰花战士”。
“我都50多岁了,还能为铁路春运贡献力量,苦点累点也值得!”赵振东自豪地说。
- 一年新增165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背后
- 打通“最后一公里” 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
- 广州企业加速破浪“出海”
- 为企业发展“满格”续航
- 海南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加快培育新
- 民营企业为汽车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 10月份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持续改善
- “三力”推动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 “简”信息“减”材料,这些企业间合并
- 北京市台联开展台胞企业调研活动
- 以数智革新驱动企业高效转型
- “半年报”成绩出炉 上半年我国中小企业
- 2024年“中小微企业日”政策宣讲活动在昆
- 700家黄酒企业该从何处破局?
- 这家企业让烟台诞生了世界级孵化工厂
- 专解企业“急难愁盼”,154名“法特派”
- 淄博:“主动披露”政策红利 引导企业诚
- 焦作沁阳:为企注入“电动力” 助力企业
- 闵行这场月月签,签约10家企业、牵手4家
- 泰安高新区及3家企业分别入选省级工业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