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锛�乡味锛�短视频,看到新农人的别样生活
来源:网络 时间:2020-12-14
导读:近年来,以农村生产生活为内容泉源的短视频井喷式发展,让广大受众看到了散发着浓郁时代感、生活气的乡村和美景象。一批流量超过百万的“三农”视频创作者随之涌现,他们把拍...
近年来,以农村生产生活为内容泉源的短视频井喷式发展,让广大受众看到了散发着浓郁时代感、生活气的乡村和美景象。一批流量超过百万的“三农”视频创作者随之涌现,他们把拍摄制作短视频作为职业选择,其中一些人不但因此改变了自身境遇、有了更远大的抱负,还带动乡亲们走上了致富路。光明智库走近几位这样的“乡土达人”,邀请他们讲述利用短视频展现乡土文化、开拓兴农新路的故事,并请专家对此现象的独特意义、发展前景进行分析。(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王美莹、赵秋丽、刘宇航、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姚晓楠)
屏幕后、青山前的“致富兄弟”
讲述人:“华农兄弟”视频创作者、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青年农民 刘苏良 胡跃清
我们的老家山清水秀,宁静美好。同村的青年大多选择进城工作,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比较多。在一次喜宴上,我们俩一阵畅聊后有了一起拍视频的想法。2018年9月,我们在网上发布了第一个反映乡村生活的视频,没想到还挺受欢迎。渐渐地,“华农兄弟”这个名字开始被大家熟知。
我是刘苏良,负责视频的出镜和解说。我之前在广东等地工作了近10年。那时看到年迈的父母带着孩子在田里干活,感觉很心酸,就想回老家干一番事业。和跃清一起拍视频常常让我想起小时候。那时我比较调皮,一群小孩子上山摘野果、下河摸鱼,基本都是我带头。
我是胡跃清,主要负责视频的摄影、创作。运营“华农兄弟”之前,我曾在深圳一家电子厂打工,每天早出晚归,生活节奏很快,但是单调乏味,于是决定回农村。2017年3月,我开始利用空闲时间拍摄视频。当我决定把它作为职业的时候,家里人并不支持,这让我压力很大,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华农兄弟”的账号每个月会更新40到50条视频,拍摄、剪辑、运营要花不少工夫,占据了我生活80%以上的时间,我喜欢这种忙碌而快乐的状态。
最新资讯
- 一年新增165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背后
- 打通“最后一公里” 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
- 广州企业加速破浪“出海”
- 为企业发展“满格”续航
- 海南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加快培育新
- 民营企业为汽车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 10月份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持续改善
- “三力”推动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 “简”信息“减”材料,这些企业间合并
- 北京市台联开展台胞企业调研活动
- 以数智革新驱动企业高效转型
- “半年报”成绩出炉 上半年我国中小企业
- 2024年“中小微企业日”政策宣讲活动在昆
- 700家黄酒企业该从何处破局?
- 这家企业让烟台诞生了世界级孵化工厂
- 专解企业“急难愁盼”,154名“法特派”
- 淄博:“主动披露”政策红利 引导企业诚
- 焦作沁阳:为企注入“电动力” 助力企业
- 闵行这场月月签,签约10家企业、牵手4家
- 泰安高新区及3家企业分别入选省级工业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