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不行贿,马云在向谁喊话?
马云的谆谆劝导,可能会为浙商群体提个醒,并敦促他们做到“清者自清”,但现实生活永远比倡议复杂,每一个浙商,乃至每一个市场主体,一旦面临权力的挤压、暗示乃至诱惑时,究竟能够做到什么程度,显然很难事先预设。

在25日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浙商大会第三场论坛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浙商总会首任会长马云演讲倡议,浙商“永远不要行贿”,他说,“如果我们的会员参与行贿,就清除出去。这个代价不能再让我们的下一代去承受,再去拼这些东西。”
该说的马云都说到了——既讲政经大势,反腐倡廉“是时代的决心,时代的痛”;又为企业家考虑,“我们拼真本事,拼的是睡地板,拼的是勤奋,拼的是不断改变自己,拥抱变化”;末了,还不忘提醒,“政企关系还是要搞好”。在全国上下反腐败、政商关系进入调整期的时候,这样的喊话无疑有积极价值。
不过,很多时候,形势比人强。且不说数量庞大的浙商能否真的守住底线,“不干那些事”,即便商人自设了禁行区,当其面对盘根错节的政治生态时,收不收得住手,绝非一纸宣言那么简单。毕竟,良性的政商关系涉及的是两方面的事,商人要自律的同时,政府行政行为也得有底线。
近年来,随着国内自上而下反腐的强力推进,很多应声落马的官员背后,均影影绰绰活跃着商人的身影。官商之间勾结搭背、团团伙伙,几乎成了一种标配。他们的落马,往往牵扯到收受贿赂的问题,像前些年以改革面目示人的铁腕官员仇和,身后一样有一个神秘的浙商“刘半城”刘卫高。
在诸多官商勾结案例中,究竟是商人行贿在前,还是官员主动索贿,很难一概而论,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它不是一种常态的政商关系。这其中,掌握政经资源的官员,无疑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很简单,在政府权力依然主导资源配置的情形下,商人不可能真正远离官员,诱惑在那里,陷阱也在那里。
马云的谆谆劝导,可能会为浙商群体提个醒,并敦促他们做到“清者自清”,但现实生活永远比倡议复杂,每一个浙商,乃至每一个市场主体,一旦面临权力的挤压、暗示乃至诱惑时,究竟能够做到什么程度,显然很难事先预设。可见,从这个意义上讲,马云的“浙商不行贿”,也该得到政府层面的回应。
一个成熟的经济体,政府应该尽量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切实约束住那只“看不见的手”,应该尽量经由市场来配置资源,而不是动辄诉诸于权力的荫庇。同时,政府也要持续推进改革,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和广度,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让财富涌流,让企业家“睡地板”的努力转化为活跃的经济运行。这一点,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越发显得重要。
一段时间以来,随着中央疾风骤雨式的反腐败,此前复杂的政商形态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但也应该注意到,诸多懒政、怠政等不作为政府行为有所抬头,企业的营商环境并不能让人完全满意。这种状况传递给企业家一个不良的信号,此种情况下,马云的“不行贿”倡议本身,应该也是一种预警。
企业家能够率先自律,宁肯少做生意,也“不干那些事”,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显然值得提倡。毕竟,基于利益扭结在一起的政商结盟,往往是最脆弱的,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一旦出事,辛辛苦苦打造的生意帝国,转眼间就会支离破碎。
- 坚定信心、政企同心、共克时艰!区领导
- 民营企业向“新”而行、向“高”攀登
- 政策红利加速释放 企业乘风海南自贸港
- 2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创近四年新高
- 不准加班!多家知名企业开启“反内卷”
- 浦东这些企业被认定为新一批贸易型总部
- 北京市纳入“无事不扰”清单企业达10.
- 2024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圆满闭幕
- 16718.45亿!安徽百强民营企业规模实力持
- 普法宣传进企业 优化营商促发展
- 2024中国隐形独角兽企业500强大会在青岛召
- 主动作为,深入企业服务不停步
- 133家中国企业上榜!最新世界500强排行榜
- 全球巨头工厂爆炸,暂无复产时间,国内
- 2024企业全方位合规战略研讨会成功举办
- 菏泽市196家企业入选全省“专精特新”中
- 致同国际商业报告:中国企业领导者对经
- 《中国企业改革发展2023蓝皮书》正式发布
- 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形势正在“迅速恶化
- 云南镇雄刘邦富旧冤未雪又添新冤,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