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焦点访谈》这么说P2P:你根本就不坏!
3月26日,央视《焦点访谈》节目关注了P2P行业,该节目指出,P2P其实不是坏东西,出问题的其实也不是P2P。是因为有些人打着P2P的旗号,干了不法的勾当,才造成了那么大的损失。
从2007年我国出现第一家P2P平台,近年来,P2P行业在国内快速生长的同时也伴随着问题平台的不断出现。
数据显示,到今年2月份,累计P2P平台达到3944家,其中问题平台累计达到了1425家,也就是说,3家平台中就有1家问题平台。
从时间节点上看,2013年及之前问题平台只有92家,涉及金额14.7亿元。到2015年,一年出现的问题平台就达到896家,涉及金额87.6亿元。2015年一年出现的问题平台是2013年全年及之前所有问题平台的近10倍。在问题平台中,跑路、停业的分别占了4成。问题平台平均上线时间仅有12.89月左右。
在今年的两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周小川就指出,失败率比较高的,就是在P2P环节。
为何P2P行业乱象丛生?该节目给出了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是因为业者妄为,明知违法而故犯;第二是因为监管缺失;第三是因为公众大意。
对于行业监管的缺失,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我们立法是滞后的;另一方面是之前根本没有监管,后来勉强有了机构监管,但是功能性的监管还是缺失的。
直到去年,监管层才开始逐渐着手P2P行业监管政策的完善。2015年7月18日,央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P2P作为信息中介的性质,主要为借贷双方的直接借贷提供信息服务,不得提供增信服务,不得非法集资。
去年12月28日,国务院法制办下发了P2P网贷行业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P2P网络平台是信息中介机构,不得承诺保本保息等行为。
今年3月10日,互联网金融协会召开研讨会,讨论了《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规范(初稿)》,要求P2P网贷平台必须每日更新违约率、项目逾期率、坏账率、客户投诉情况、借款人经营状况等21项信息。
业内人士指出,信息披露规范的出台,有望从根本上杜绝P2P乱象。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 江苏太仓:外资企业加速增资扩产
- 坚定信心、政企同心、共克时艰!区领导
- 751家企业携3.5万个优质岗位来沪
- 民营企业向“新”而行、向“高”攀登
- 深圳、广州双双跻身独角兽企业数量全国
- 制造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保持乐观
- 政策红利加速释放 企业乘风海南自贸港
- 325家世界500强企业携手湖北共享机遇
- 2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创近四年新高
- 不准加班!多家知名企业开启“反内卷”
- 乌兹别克斯坦企业项目对接会成功举办
- 北京市政协委员黄轶:需关注科创企业困
- 广州增城廖松杰向省政府举报
- 需求大增!企业开3倍工资留人
- 浦东这些企业被认定为新一批贸易型总部
- 北京市纳入“无事不扰”清单企业达10.
- 震雄集团荣登《研发与标准化同步企业》
- 明年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为民营企
-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绿色经济与社会责任的
- 2024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圆满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