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万阅读量文章背后是何方神圣?
【正点访谈】
最in的嘉宾,解读你们最关心的问题
第 5 期 专访@黄埔检察 新媒体
嘉宾:@黄埔检察(昵称:黄小明)
主持人:值班正义君 胡玉菡
@黄埔检察 的小秘密
上线时间:2012年2月22日,试点开通「黄埔民事行政检察」新浪、腾讯微博;2012年9月,更名为「黄埔检察」,并成立「微博工作室」;2013年3月,黄埔检察微信公众号上线,黄小明因此成为全国首家开通官方微信并认证的基层检察院。
发布频率:每周推送4期,每期2篇,推送时间为周二、周三、周四、周六。
获得荣誉:2012年度十大检察院影响力机构微博(腾讯微博);2012年度法制宣传奖(新浪微博);2012年度政务微博最佳创新奖(腾讯微博);中国优秀政务微博(中央政府网);2013年度微博法制宣传奖(政法新媒体年度峰会);2015年度全国十佳检察微博等。
特色宣言:检察微信中最逗比的,逗比微信中最正经的。黄埔检察,总是从最欢乐的角度,解读最严肃的检察工作和最枯燥的法律知识。脑洞大开是他的追求,只做原创是他的坚持!没错,黄埔检察就是这么一个有原则、有底线、有追求的官微!给我一点关注,还你脑洞无限!
优秀案例:H5作品《检察三行情诗》曾获全国首届检察新媒体创意大赛基层创意奖;图文作品《史上最简单粗暴的新民诉法解释①》发布7天的阅读量高达22万+,曾获“全国十佳检察新媒体作品”。
团队揭秘:32人超强团队!
①编辑组2人:1男1女,负责日常编辑以及工作日新媒体值班工作。他们多才多艺,摄影、视频剪辑、作曲甚至弹唱,样样精通。
②值班组11人:负责夜晚及法定节假日的新媒体值班工作,颜值高的女生居多,后台温情悉心耐心的回复大都出自她们之手。
③写作组19人:脑洞最大,最没节操的一拨人,“颜值不够,实力来凑”的男生居多,由此诞生了一篇篇搞怪但不失原则的有趣文章。
运营简介:黄埔检察新媒体团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黄小明!黄小明的主要特色在于脑洞大,他们总是不按传统套路宣传检察以及普法,深受粉丝喜爱。而他们的团队运营模式也是独树一帜,他们的团队人数有30人之多,分成多个小组,分工协作。有专门负责值班的,有专门负责写稿的,有专门负责编辑的,甚至有摄影、视频剪辑、作曲以及弹唱的人才!他们不仅创作了多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文案,更是出品了包括词曲制作纯原创的MV以及多部微电影。作为一个基层院新媒体,他们的影响力甚至已经超过了某些省级院。
● ● ●
正义君:Hi,大名鼎鼎的黄埔检察——黄小明!你好,我们也是老朋友啦!欢迎你做客正点访谈,咱们今天的主要任务是扒一扒你的新媒体运营秘诀!首先正义君想问问,你为什么自称黄小明?为什么不干脆叫黄教主(注:明星黄晓明的别称)?
@黄埔检察:正义君你好,各位关注新媒体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黄小明。今天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新媒体运营的一些经验,我觉得很高兴。「黄小明」最早来源于网友们的戏称,我们黄埔检察运营初期,曾在微博上连载一系列普法微故事,以小明为主角,名为「小明微故事」。这一系列栏目受到网友们的热捧,于是他们就用「小明」来称呼黄埔检察,以黄埔为姓,合称「黄小明」。
关注文末福利,
有机会获得《小明微故事》实体书!
● ● ●
正义君:原来如此!微博盛行的时候,正义君就常常和黄小明在微博上互动。那时候,确实主要是被你们的「小明微故事」与「检察官日记」所吸引,妙趣横生的普法故事,接地气的检察官日常,十分清新,让正义君欣赏不已。那时候检察机关做新媒体的还不多,你们也不是很出名,怎么想到做这些当时看似无用的工作呢?
@黄埔检察:看似无用,不代表真的没用(笑)。新媒体的能量深不可测、势不可挡,它深刻改变着舆论形势,所以检察机关需要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我们开通微博的宗旨就是为了顺应趋势,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掌控自己的网络话语权,同时展示检察形象,传播法治正能量。
显然,新媒体促进了阳光检务,让更多人认识检察官和了解检察官的工作。很多普通老百姓说不清检察院是干什么的,他们说起对检察官的印象,估计都觉得应该是那种严肃且一丝不苟的类型。但实际上,我们检察官与普通人的区别,只在于工作性质与内容的不同。我的同事中,有严肃的、也有活泼的,有喜欢「给你个眼神你自己体会」的,也有天生逗比可爱的。我们都是普通人,却做着看似不一般的工作。你想知道一个普通人如何做好一份不普通的工作吗?这就是「小明微故事」和「检察官日记」的创作初衷。
● ● ●
正义君:哈哈,正义君也因为关注了「检察官日记」,而对你们院的干警们特别有亲切感呢!你们总是不按传统套路出牌,可谓是检察新媒体队伍里最独具特色的一匹黑马!你们或许是最早提出「只做原创」的基层检察院,不知道这个口号是如何确定并且践行的呢?只做原创,辛苦呢?
@黄埔检察:「只做原创」的提出,其实经历了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刚才正义君也说了,我们是在微博上出名的,我们凭着特色栏目和活泼的运营风格获得了网民们的认可。
但是微信公众平台产生后,我们虽然是基层检察院中率先认证入驻的,但是由于微信并不如微博那样开放,运营初期传播力有限,所以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沉寂状态。经过认真检讨,我们认为主要是没有打出响亮的口号,应该借鉴那些成功的商业品牌,设置一个朗朗上口的品牌宣传口号!
当时口号之所以选择了原创方向,有两个原因:
1.从大环境来看:当时微信公众平台乱象丛生,转载盛行,内容同质性严重,甚至侵权泛滥。我们认为,原创必然是未来微信发展的方向。此后,我们成为了全国首家获得原创声明功能的政法机关公众号。
2.对我们自己的团队有信心:能力自信、内容自信和人数自信!我们新媒体团队完全hold住完全原创的要求,并且原创质量可以保证满足粉丝的口味。我们的集体团队运营,也可以保障对文章数量的要求。
● ● ●
正义君:真霸气!正义君阅天下检察新媒体无数,咳咳!讲真,你们的32人团队是极少见的强大,对于各地检察院有一定借鉴意义。不知道这么一个大家庭,是如何分工的呢?
@黄埔检察:是这样哒,我们在编制外设立了「新媒体办公室」(简称「新媒办」),拥有独立的办公场所。2名专职的检察辅助人员成立编辑组,其余30人均为兼职。我们新媒办团队成员多为近几年招录的干警,因为我们觉得,新媒体是新事物,还是要以年轻人为主。
将年轻干警纳入到新媒办团队有3大好处:
1.可以促进青年干警交流,共同学习进步;
2.年轻干警基本分布在全院各个主要部门,这样新媒办就能轻松掌握全院情况;
3.可以培养干警的网络意识和新媒体技能,孕育新媒体人才,并且与本职工作相得益彰。
● ● ●
正义君:你们人多力量大,但是管理上会不会也更加头疼呢?新媒体团队建设和管理上的经验,这可是你们运营秘密中的重头戏,求分享!
@黄埔检察:我们现在是以分组的形式进行管理。以前,我们将32名成员分为微博组、微信组和创意组。后来,随着后台留言和法律咨询的增加,我们又分为值班组、写作一组和写作二组,由值班组负责日常运营维护。写作一组和写作二组负责稿件的写作,但推送位置各有侧重。
每个组都有自己的组长,我们分配任务给组长,让组长在组内进行协调。有时一些成员因业务繁忙无法进行新媒体稿件写作,可以由其他更有积极性的组员写,尽量避免新媒体工作和业务工作的冲突。
其实,我们的新媒体文章在审核管理上也比较扁平化。原创稿件的审批,首先经过组长同意,再由新媒体办公室主任审批,之后交由专职的值班组编辑发布。
● ● ●
正义君:真是涨姿势了,流程严密,难怪你们能出这么多好作品!先从你们微信运营初期谈起吧,当时「法眼看剧」栏目真的非常有趣。通过对影视剧照的再制作,普及法律知识,剖析常见的法律误区,深得广大粉丝喜爱。黄小明是不是很爱看电视?哈哈,这个栏目反响热烈,刚开始是不是完全没有预料到?
@黄埔检察:我们黄小明团队崇尚自由和创新,并没有限制成员们创意思路的想法,也不会要求成员按照某个套路或者模式固定地创作下去。只要你敢想,你就可以做,只要不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握拳)。《法眼看剧》栏目正是在这样敢于试错的氛围下诞生的。之后我们发现,读者更喜欢图文并茂、更具有视觉冲击的内容。所以,我们尽量在文章中插图,再以一些解说文字辅助,使其显得不那么单调。
扫二维码可直达链接↓
● ● ●
正义君:真正看着你们爆红起来,貌似还是因为《检察三行情诗》这个新媒体作品。去年底,它也不负众望地夺得了全国首届检察新媒体创意大赛基层创意奖。据正义君了解,这个作品不仅是内容优质有创意,你们还在推广上下了不少功夫,能否详细说说?
@黄埔检察:当时网上流行法学的三行情诗,包括民法、刑法、行政法等,这是我们创作《检察三行情诗》的灵感来源。于是,我们的金牌主笔@御史书童就结合不同业务部门的职能,写出了检察版三行情诗。推出后,后台都是整屏整屏的留言,虽然很多都是夸奖,但更多的都是来自同行的批评。他们都在指责——检察版三行情诗,居然漏了综合部门?!由于群众的呼声太高,我们就扩展创作了完整部门版的《检察三行情诗》。
长按/扫二维码可直达链接↓
与此同时,为了扩大策划的影响力,我们将《检察三行情诗》制作成了h5作品,以具有浓厚中国风元素的毛笔繁体字修饰,再度重磅推出。不仅如此,我们还将三行情诗制成了书签,作为福利免费赠送给粉丝们。之后许多同事外出学习,遇到检察系统的其他同行,他们对我们黄埔检察的第一印象往往就是《检察三行情诗》。
喜欢这些书签的话
请勿错过文末福利
● ● ●
正义君:真是立体化传播的好范例!听说你们还有一个阅读量高达20万+的新媒体作品——《史上最简单粗暴的新民诉法解释》,太牛了!这样的爆款文章一定不能藏着,请务必给大家传授一下经验!
@黄埔检察:实际上,我们黄埔检察微信真正开始在全国有了一定影响力,就是始于《史上最简单粗暴的新民诉法解释》。这篇图文24小时内的阅读量突破10万+,7天阅读量高达22万+,在三天内给我们带来了5000余位新粉丝。
扫二维码可直达链接↓
至于这篇图文取得如此成功的原因,黄小明认为主要是有3大因素。
1.有趣味性,这篇图文是以深受网友喜爱的「妈妈再打我一次」四格漫画为背景,力求轻松有趣。
2.简单有料,四张图四句话,每句话大约十几个字,却将新民诉法解释的重要知识点介绍得清清楚楚。
3.时间节点契合,当时大家都在学习新民诉法解释,各种解读铺天盖地,我们正是利用这样一个黄金时间点,给大家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进行学习,因此受到热捧。
● ● ●
正义君:棒棒哒!倒不仅是图文作品,黄小明自2014年开始就试水完全原创的MTV,开启了新媒体时代的「检察好声音」模式。正义君作为你们的铁杆粉丝,发现你们在自导自演的MV中,鼓动了全院干警参加,并且挖掘出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人才,比如正义君特别喜欢的饰演检察官的卷毛大叔。这些有趣的视频节目,都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在制作过程中,受到过质疑吗?你们又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呢?
@黄埔检察:新媒体,关键是在于一个新字,所以我们要敢于尝试新事物。MTV、微电影以及检察好声音正是在这样一个思路下的实践。我们先后拍摄了微电影《埔检哈哈镜之“谜案”背后》、《逆转》、《平凡》;MTV作品:《董小姐——致我亲爱的公诉人妻子》、《你一定要幸福——致离去和坚守的检察官们》、《人质——一个收回犯罪嫌疑人的自白》、《老王老王住隔壁》、《在一起》等。
黄小明头牌@御史书童自弹自唱↓
微电影中,剧本、拍摄、制作等都是黄小明纯原创。MTV《老王老王住隔壁》不仅歌词是原创,连曲都是我们干警自己谱的,真的是词、曲、拍摄、演出、制作全原创。
偷偷告诉你哦,黄小明拍摄微电影的时候,我院上下从领导到一般干警都积极参与。有些干警主动要求贡献自己家为取景地,有些干警拉上自己的亲属进行客串,拍摄中使用的衣服、道具大多是干警自己的,甚至化妆都是出自女干警之手。
这些优秀作品的诞生,与本院团结的气氛有很大关系。大家同心协力,自然就会挖掘出许多干警不为人知的潜能和技能。正义君说的卷毛叔其实是我们院检委会的专职委员,他没有参演之前,黄小明一直以为他是个严肃的汉子,后来才知道他也会卖萌。另外,再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最新一部微电影正在筹备中哦!
正义君喜欢的卷毛叔、御史书童、小眼睛都在这↓
● ● ●
正义君:众人拾柴火焰高!正义君还知道,黄小明很早就开始运营社群,这在全国政法机关来说都是非常少见的。社群对于提高粉丝黏度确实能起到很大作用,你们在这方面有什么好的经验和建议吗?
@黄埔检察:这都被你发现了。目前我们已建有3个粉丝群,共有将近500的粉丝。其实最初是因为许多网友会在后台索要作者个人微信,于是我们产生了建设社群,让粉丝与作者无缝交流的想法。大家在社群里讨论交流,让订阅号和订阅者的关系,变成了好友与好友的关系,无形中提高了粉丝黏度,让粉丝们有一种实实在在的直接交流感。也正是源于这样不断地与粉丝交朋友,我们的粉丝才越来越坚定,铁杆粉丝也越来越多。
当然,实时对粉丝群进行管理也是必要的。并不是所有添加申请入群的粉丝都那么友好,所以黄小明会及时对那些不礼貌不文明的网友进行清理,也会进一步观察,挑选一些价值观相近、兴趣相投的粉丝拉入更专注讨论的群。如此这般,搭建社群的基本保障才算建立起来了。
● ● ●
正义君:在新媒体运营中,你们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吗?这些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黄埔检察:最主要的困难在于,如何持续保持干警创作动力和创作质量……黄小明相信,这是很多新媒体运营团队都会遇到的问题。很多人认为,我们一定有灵丹妙药解决这个问题,但实际上,我们没有!我们唯一正式的手段就是定期开例会,对近期稿件问题进行集中说明并且督促成员改进。至于其他的,纯粹靠自觉与自我提高。只能说,黄小明要感谢自己拥有一批有着高风亮节和宽广胸怀的队友!
● ● ●
正义君:@黄埔检察,曾蝉联46期全国法律微信二十大影响力榜单至今,作品收录全国检察新媒体优秀作品推荐栏目[正点巡检]21次,微信运营经验被多次作为典型案例向各大政法微信运营者推荐。正义君十分佩服,不知道新媒体运营上的成功,给你们的实际工作,带来了什么改变吗?
@黄埔检察:工作上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许多业务部门都会主动向我们要线索,投稿宣传自己的工作。前段时间我们为本院民行检察部门做了公益诉讼的宣传,也为派驻夏港检察室做了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宣传,效果良好。民行检察部门还通过新媒体平台,接收到了一些公益诉讼案件的线索,目前正在办理中。新媒体早已成为了本院非常重要的工作,并且当之无愧能对业务工作产生推动力。
● ● ●
正义君:点赞!新媒体做得这么好,不知道你们会不会觉得有种独孤求败的即视感?对检察新媒体的发展,黄小明有什么特别的看法吗?下一步,又有什么打算呢?
@黄埔检察:新媒体运营其实是跟网络环境的发展息息相关。我们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投入了较多的精力,但近期微信公众号的发展逐渐步入平缓阶段,这对我们的新媒体运营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更重要的是,新媒体前期应该累积影响力。在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之后,你就不能仅仅满足检察宣传效果了,必须要拓展相应的服务性功能,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让新媒体真正与业务工作相关联。所以,我们下一步想法是积极拓展更多更新的新媒体平台,开发更多的服务性功能,让黄小明通过新媒体平台更好地服务群众。
● ● ●
正义君: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务新媒体的服务功能,确实是一个大课题。感谢黄小明,检察新媒体最具创意最会开脑洞的黑马,非你莫属!希望你们今年继续努力,再创佳绩么么哒!顺便帮正义君要个卷毛叔的签名吧,嘿嘿!
@黄埔检察:正义君过奖,黄小明受宠若惊哈哈哈,我们会争取不断创新,给大家带来更多有意思的头脑风暴!欢迎大家关注@黄埔检察的微博、微信,或加入黄小明的铁杆粉丝社群,零距离互动交流!
微信ID:huangpujiancha
长按扫描二维码直达↑
微信文章清扫下面二维码↓
【正点访谈】
最in的嘉宾,解读你们最关心的问题
敬请期待
投稿邮箱:
zhengyiwangxmt@163.com
正义君在这里,期待您的投稿
- “职”等你来 193家企业携1.3万余个岗位亮
- 港澳台企业抢滩中博会,同绘大湾区发展
- AI助力企业“找朋友” 第三届链博会看点
- 湖南江永:“大礼包”让企业开办省时省
- 以企业制度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 企业加速“本土赛道”突围打造“国民爆
- 将推出企业白名单!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 江苏太仓:外资企业加速增资扩产
- 坚定信心、政企同心、共克时艰!区领导
- 751家企业携3.5万个优质岗位来沪
- 民营企业向“新”而行、向“高”攀登
- 深圳、广州双双跻身独角兽企业数量全国
- 制造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保持乐观
- 政策红利加速释放 企业乘风海南自贸港
- 325家世界500强企业携手湖北共享机遇
- 2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创近四年新高
- 不准加班!多家知名企业开启“反内卷”
- 乌兹别克斯坦企业项目对接会成功举办
- 北京市政协委员黄轶:需关注科创企业困
- 广州增城廖松杰向省政府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