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静到赵普,央视人出走并非坏事

来源:网络 时间:2015-11-02
导读:一言以蔽之,公众对央视实则充满复杂情感,从来没有把它当成纯粹的播出机构,也不愿意忽略它的存在,视其为无物。 赵普从央视辞职。相对于央视的平静,坊间显得有些好奇,又有...

一言以蔽之,公众对央视实则充满复杂情感,从来没有把它当成纯粹的播出机构,也不愿意忽略它的存在,视其为无物。

赵普从央视辞职。相对于央视的平静,坊间显得有些好奇,又有点见怪不怪。在几年前喧嚣一时的明胶事件中,就有人推断赵普迟早会离开央视,不是主动离开就是被动离开。如今,赵普与央视和平分手,并不让人太意外。

可是每有名嘴辞职,总能掀起一场不大不小的舆论聚焦。这很正常,在国外也是如此。美国名嘴乔恩·斯图尔特,是美国著名的政治脱口秀节目《每日秀》的主持人,他的辞职不仅让粉丝悲伤不已,连一些政要也表达了叹惋之情。比如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推特上向斯图尔特示意:“一直以来,你都是上天赐予美国的礼物”。正瞄准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的希拉里·克林顿似乎很伤感:“我刚要参加竞选,你就选择离开……”

辞职引得如此反响,对名嘴来说,也是一件颇有面子的事情吧。问题是,只要是名嘴,无论辞职还是退休,都会引发轰动。在美国,乔恩·斯图尔特不是第一个。而在央视,赵普不是第一个有此待遇的名嘴。

既然是名嘴,总会有点名气,又有些能力,再加上供职的平台为人熟知,在媒体矩阵中具有醒目地位,两者相遇或是分离,都容易受到关注。具体到赵普,他是一个很善于“营销”自己也善于折腾的人,更重要的是他有那么一点点情怀,有那么一点点正义感,又有那么一点点表现欲,这使他借助央视平台迅速广为人知。

央视成就了赵普,而一定程度上说赵普也为央视挣了些面子。比如,尽管汶川大地震中情不自禁的哽咽,使赵普受到业界一些人的批评,但多数观众颇认可他,觉得有人情味的主播胜过面无表情的主播。再比如,赵普在明胶事件中透露一点语焉不详的真相,也遭受了新闻专业人士的质疑,但不少网友为其点赞,觉得他有良知。无论观众还是网友,认可赵普,认可更多的央视名嘴,对央视显然不是坏事。

应该承认,央视容易处于风口浪尖,它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有时哪怕是正能量也被标签化,哪怕有一丁点丑闻也容易被放大。这对央视来说,或许不公,却是一种必须直面的现实,一种必须付出的代价。原因就在于,你是央媒,公众对你要求更高;你是喉舌,公众喜欢调侃你;你拥有优质资源,自然容易被“羡慕嫉妒恨”……

一言以蔽之,公众对央视实则充满复杂情感,从来没有把它当成纯粹的播出机构,也不愿意忽略它的存在,视其为无物。于此而言,从柴静到张泉灵,再到赵普,别说名嘴辞职,就是一般人折腾出点动静,也容易被放大。比如原央视新闻中心制片人王青雷离职时写了万言书,不同样被热议吗?

名嘴一个个走了,对央视是损失,换个角度看,或许也是机会。正如已离职一年多的刘建宏所称:“刘建宏走了之后,腾出了这个位置,也许来了一个人比我好很多”,“人才一定要流动起来,流动起来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多一些新鲜血液,多一些新面孔,多一些敢拼敢闯敢创新的年轻人,央视人也许就更有活力。

而对于赵普来说,转换了工作平台也许迎来了更好的机会。人生分为上下半场,辞职不等于上半场清零,诗酒趁年华,多体验不同的人生平台,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