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达利欧:我没有任何理由不投资中国
美国东部时间11月5日,世界著名对冲基金桥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出席了第二届格林威治经济论坛(Greenwich Economic Forum)并接受了新浪财经的独家专访。达利欧表示如果要使货币政策行之有效,就必须配合财政政策,但是在如今的美国,协同合作很难实现;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多元化发展的强大力量,中国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以及中国人民的韧性让他十分震撼。因此他认为没有任何理由不投资中国;而中美两国一旦协同发展,互利共赢,全世界将受益。
以下是对话实录:
新浪财经:您之前提到,货币政策逐渐失灵。但决策者应该如何在不加剧贫富差距的情况下,利用货币政策来对抗经济衰退?
达利欧:货币政策主要分为三种。首先是利率政策。当利率达到零时,货币政策就容易失效;第二个是央行印制钞票并购买金融资产,我们称之为量化宽松。但是现在的情况是,量化宽松所带来的效益不会渗透到底层民众,财富掌握在了少部分人的手中。那么它就失去了货币政策的效益。在历史上,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当货币政策逐渐失效时,以下两种情况必然择一发生。第一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作用,以便产生更多的支出,产生更大的赤字,从而再刺激经济。这样做是为了触及那些没有被货币政策刺激到的,较薄弱的产业。而这之后,就是央行通过印钞和购买中央政府债务来货币化这些债务。但是这是一个风险非常高的操作。第一,因为它需要政府决策者与央行之间的有效协调,以决定政策计划。第二,它还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在如今这样的政治分裂的环境中,协调合作的可能性很小。
新浪财经:您在一次采访中提到,“如果不投资中国才是冒险的,”而您又长期以来一直非常看好中国的发展,是什么让您对中国市场这么有信心?
达利欧:我认为有两个方面。首先,我认为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在科技创新上的发展有目共睹。科技创新是我看好中国的原因之一。同时中国市场多元化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当一些老牌的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和欧洲各国存在货币政策、政治分裂等问题的时候,中国就脱颖而出了。此外,中国的生产率是非常高的。经济周期有起有落,甚至有时我们会面临债务问题、经济问题等等,但只要在利率未触及零,并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作用的情况下,那么这些经济问题是可以很好地被管理甚至解决的。而中国具备了上述所说的、解决这些难题的条件。
我在35年前就已经第一次拜访了中国,我了解中国人民,了解中国文化。这个国家展现的雄厚韧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发展的成绩实在是太惊人了。这既反映了政府体制,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性格特点。
中国是一个正在重新崛起的、多元化发展的强大力量,它不仅向金融投资者开放,而且在以一种创新形式改革金融市场。中国这个市场具备足够的流动性,深度和广度。因此,我没有任何理由不投资中国。
新浪财经:您在本次格林威治经济论坛中提到,如果要对抗经济衰退,就要协同合作。那么中、美两国作为世界最大两大经济体,该如何协同发展,改善世界经济状况呢?
达利欧:我认为中美两国必须意识到,如果有摩擦,无论是贸易摩擦还是地缘政治的摩擦,将会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相反,如果双方建立互利双赢的合作关系,互相尊重,求同存异,那么整个世界将受益。
新浪财经:如果经济衰退不可避免,那么对投资者来说,应该做好何种准备呢?
达利欧:我认为投资者绝不能等待经济衰退真正发生的时候再想对策。我给的投资建议就是有效而且多元地进行投资。投资者要创建一个多元的、平衡的投资组合,分散风险。很多投资者常犯的错误是在高价的时候买入,并且认为总是可以脱手。这是不正确的投资理念。(新浪财经北美站特约记者陈文婕发自格林威治)
- 江苏太仓:外资企业加速增资扩产
- 坚定信心、政企同心、共克时艰!区领导
- 751家企业携3.5万个优质岗位来沪
- 民营企业向“新”而行、向“高”攀登
- 深圳、广州双双跻身独角兽企业数量全国
- 制造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保持乐观
- 政策红利加速释放 企业乘风海南自贸港
- 325家世界500强企业携手湖北共享机遇
- 2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创近四年新高
- 不准加班!多家知名企业开启“反内卷”
- 乌兹别克斯坦企业项目对接会成功举办
- 北京市政协委员黄轶:需关注科创企业困
- 广州增城廖松杰向省政府举报
- 需求大增!企业开3倍工资留人
- 浦东这些企业被认定为新一批贸易型总部
- 北京市纳入“无事不扰”清单企业达10.
- 震雄集团荣登《研发与标准化同步企业》
- 明年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为民营企
-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绿色经济与社会责任的
- 2024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圆满闭幕